资讯中心

造价头条,每日更新

了解行业动态,扩大行业视野

BIM造价 /

资讯详情

BIM带来设计思维的转型

时间 2017-12-04

时间 2089

      BIM一个在建筑业冉冉升起的新星,它对整个建筑流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为建筑项目的设计思维带来了转型的契机。在我国对于BIM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就和大匠通科技官网的小编一起来看一下BIM为设计思维带来哪些影响呢?

      BIM具有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这五大特点,使得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进行“三维渲染、宣传展示”,“快速算量、精度提升”,“精确计划、减少浪费”,“多算对比、有效管控”,“虚拟施工、有效协同”,“冲突调用、决策支持”,从而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

      基于这样的特点和优势,BIM技术从软件市场杀入建筑市场,就对建筑行业的主要参与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工程项目信息得到更好地创建、共享,为项目提供互相协调、一致及可运算的信息,帮助工程参与者联系更加紧密,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当然,它对设计、施工及监理工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多数建筑设计师采用BIM技术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但其实BIM技术的核心内涵并不仅限于此,BIM提供的是一种更接近现实世界的设计思维模式,采用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以三维设计思维为基础将传统的二维图纸完全转化为计算机的工作。它让设计师不再苦于用二维施工图来表达空间的三维复杂形态,从而拓展了设计师对于建筑形态探索的可实施性,让设计从二维到三维,进而走向数字化建造。

      从立面设计到空间设计

      以往,我国多数业主更多关注建筑形象的社会影响,加之设计工具的限制,设计师很难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深入推敲空间,用空间控制设计更是难以实现,BIM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可能。

      在BIM中,建筑室内空间、建筑表皮、建筑室外空间被整合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逻辑系统。建筑设计从空间关系控制入手,平面布置和空间设计同步进行,空间直观反映建筑表皮并形成建筑立面,使内外兼容的空间设计变得简单易行。

      从粗放设计到集成设计

      当前,建筑行业粗放型设计主要表现为各个专业设计图纸的深度浅、质量低以及各专业间的集成化程度低,其工作方法是各自为政,采用传统的提条件图方法协同,集成化程度处于以图纸为中介的落后模式,效率低下且设计品质低。BIM以三维信息模型为基本集成平台,改变了建筑工程传统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和模式,从异步的、松散联系的各专业散设计转化为同步的、紧密联系的各专业协同设计。

      BIM不但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设计工种组织在同一个三维信息模型下工作,实现设计技术自身的协同,减少工种图纸间的“错漏缺”现象;而且实现了设计各阶段的集成。运用BIM,利用参数化构件组成的模型修改,可以省去建筑方案设计与后续设计(如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之间繁重的重绘工作,避免设计各环节脱节,便于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对原方案的梳理及修改工作。此外,设计完成后,BIM包含建筑工程从设计、使用直至建筑使用周期终结的所有信息参数,这些信息始终建立在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业主、施工、监理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都可基于这个统一的模型协同工作,彻底改变了工程项目的协作过程。BIM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设计思维和方法,也使设计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更显现其主导作用。

      总体而言,现在BIM的应用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需要更加广泛的推广应用。相信在我国未来的建筑业,BIM技术会带来更多的改变,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如果想要了解更多BIM资讯,欢迎登陆大匠通科技官网。



指标云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