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018-05-03 浏览量:2352
在BIM技术成为建筑行业大势所趋的今天,国内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接触应用BIM技术,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一体化性、参数化性、信息完备性等特点,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实现工程可控;降低了沟通难度,实现人员可控;降低了信息的丢失,实现数据可控;实现对项目管理的全方位控制等优势。虽然BIM技术应用中有很多优势,但是不可避免的,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天,大匠通科技官网的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BIM法律问题:
模型所有权问题:BIM模型主要由设计单位负责建立,由施工单位应用并继续扩展维护。目前关于BIM模型建构费用标准尚未确定,模型由设计单位构建,收益方是业主,对设计单位来说缺少构建模型的动机,而如果由施工单位构建则达不到全生命周期使用的目的,而且业主也无法获得BIM模型的所有权,对于后期的运营管理又存在着争议。
针对BIM模型所有权问题可以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一:模型所有权归业主所有,业主承担模型正确性的责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所有权单纯,简单明了,不存在扯皮现象,在项目应用中各参与者之间冲突较小。 缺点是业主的初期成本会有所增加,同时业主需要独自承担模型错误的责任。
二:所有权归建模者所有。BIM模型由各专业建模厂商取得所有权,建模者对模型的正确性承担责任。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建模者就是所有权拥有者;业主仅需付授权使用费就能获得模型的使用权,成本较低。缺点是在项目应用中使用权的取得与权力计算复杂;建模者可能因为责任问题不愿分享完整模型。
2. BIM技术问题
建设项目涉及到多个专业设计,工程专业性导致BIM建模平台多元化,各专业BIM建模平台的数据结构、格式不同,因此存在着跨平台数据交换标准与兼容性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有采用如下解决方案:单一BIM模型包含建筑、结构、机电等所有信息,可分开或协作建模。这种建模方式的优点是档案管理以及模型修改比较容易、设计变更反应快、无格式兼容性问题。缺点:档案庞大,系统执行效率低。
3. BIM管理问题
BIM模型中包含着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模型数据量庞大,系统处理负担沉重,而BIM模型数据格式不同于传统CAD及文本文件,跨平台间资料交换标准尚未全统一,所以就存在着数据分类命名的问题以及档案管理的问题。
传统的工程编码体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MasterFormat体系,它是依据项目执行结果而不是设备产品分类,无法处理项目早期对象编码问题,这种分类方法更适合项目WBS分解,而不适合用于BIM编码。还有一类是Uniformat体系,这种分类体系是依据项目要素分类,可解决项目早期的BIM编码。
相信随着BIM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都是会被克服的,毕竟BIM技术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想要了解更多BIM资讯,欢迎关注大匠通科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