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2018-05-23 浏览量:2127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桥梁和特大型桥梁项目越来越多,桥梁的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桥梁的设计与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了,BIM技术的出现,为桥梁设计带来了转机。今天就和大匠通科技官网的小编一起探讨一下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分为前期设计及后期设计两个阶段,前期设计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及方案比选等部分内容,通过利用Revit等参数化建模工具建立的桥梁三维实体模型可以很方便的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尺寸,并将实际成桥效果实时动态展现,达到所见即所得,能够直观地将设计理念、设计效果直接以三维可视化模型为载体传递给项目决策者, 极大的方便设计方案的调整, 根据修改意见及时修改并呈现,并且可通过添加成本控制信息及时了解改动后的投资增减情况,使前期桥型桥式方案的快速确定十分便捷高效。建模采用Revit软件,需要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专门的族库,对于复杂的桥梁结构利用BIM模型三维表达较传统二维图纸更清楚、更易理解。
模型建立完成后可通过三维渲染软件以真实场景渲染图的形式表达,或者生产三维漫游动画,方便业主决策方充分理解设计意图、设计理念,真实地反映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立体关系。
后期设计阶段建立详细的桥梁BIM模型以满足设计碰撞检查、纠错以及出图需求。由于桥梁结构内部三向预应力管道、 斜拉索等空间相对关系错综复杂,而二维CAD图纸通常在不同的图纸表示不同的构件,容易导致设计时考虑不周发生管道碰撞、部件位置冲突等现象,项目不同人员之间沟通、协同也比较困难,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部分特殊结构的复杂部位二维表示困难,具体实施时施工单位难以理解设计意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图纸表达造成的信息传递丢失,设计人员的设计信息不能完整地传递至施工单位、运营管理部门。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完全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桥梁结构部件均以真实的三维实体表达,利用软件自动进行碰撞检查,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等,设计信息可以很方便地保存在项目模型中提交给施工单位及业主,并且施工单位的施工信息和后期养护维修信息都能够很方便地添加进去,完整地信息传递方便了后期对结构部件追溯,及时发现问题成因。
BIM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习惯,多专业、多人员协同设计平台使得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并行设计,沟通及时准确,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性返工,同时由于二维图纸均基于三维BIM模型所建立并与之相关联,模型局部修改后相关联图纸自动更新,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使设计人员从繁重的修改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项目设计方案的优化中。
综上所述,BIM技术是未来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设计行业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如果想要了解更多BIM资讯,欢迎关注大匠通科技官网。